冶金专用设备主要用于钢铁和有色金属的冶炼。近年来,中国汽车、造船、建筑、石油化工、核电能源、油气输送等国民经济各个领域的飞跃发展,带动了以钢铁冶金行业为龙头的冶金专用设备的发展。
自2009年金融危机以来,由于钢铁、有色金属行业的不景气,冶金专用设备行业发展受阻,行业经营效益下滑明显。2013年黑色及有色金属冶金行业继续保持增长,尤其是有色金属增长有所加快,全国十种有色金属产量3691万吨,同比增长10.5%,增速同比加快2.1个百分点,对冶金专用设备行业构成利好。那么、冶金专用设备行业发展前景如何?冶金专用设备行业政策大环境分析报表;接下来就由冶金设备生产厂家给大家介绍关于这方面的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2012年中国冶金专用设备行业状态描述总结表
状态描述指标 | 结论 |
行业产值 | 2011年,冶金专用设备行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038.46亿元; |
2012年,冶金专用设备行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148.72亿元。 | |
行业收入 | 2011年,冶金专用设备行业实现销售收入1034.64亿元; |
2012年,冶金专用设备行业实现销售收入1162.72亿元。 | |
行业利润 | 2011年,冶金专用设备行业实现利润总额52.64亿元; |
2012年,冶金专用设备行业实现利润总额8.68亿元。 |
具体运营指标数据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3-2017年中国冶金专用设备制造行业产销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
冶金专用设备行业政策环境分析:
国家对冶金及冶金专用设备行业的相关政策如下:
2006-2013年中国冶金专用设备行业相关政策表
时间 | 政策 | 内容 |
2009年11月 | 《关于调整重大技术装备进口税收政策的通知》 | 对国家重点支持发展的技术装备和产品需进口的关键零部件及原材料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并且取消了相应整机和成套设备的进口免税政策。 |
2009年5月 | 《装备制造业调整和振兴规划》 | 对钢铁产业,将以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确定的工程为依托,以冷热连轧宽带钢成套设备、大型板坯连铸机、彩色涂层钢板生产设备、大型制氧机、大型高炉风机、余热回收装置等为重点,推进大型冶金成套设备自主化。对有色金属产业,则结合实施有色金属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以高精度轧机、大断面及复杂截面挤压机等为重点,推进有色冶金设备自主化。 |
2009年5月11日 | 《有色金属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 | 指出了有色金属产业调整和振兴的七项主要任务,并提出了十二条具体的政策措施,包括完善出口税收政策、抓紧建立国家收储机制、加大技术进步及技术改造投入、推进直购电试点、完善企业重组政策、支持企业"走出去"等,推动有色金属行业健康发展。 |
2009年3月 | 《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 | 确立了淘汰落后产能、联合重组、自主创新、节能减排、优化产业布局、调整产品结构等规划目标,将推动提供冶金成套设备的重型机械企业加强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冶金设备的研发和制造。 |
2007年8月 | 《关于禁止落后炼铁高炉等淘汰设备转为它用有关问题的紧急通知》 | 指出:①落后炼铁高炉要按淘汰,禁止转产铁合金;②停止建设铁合金高炉;③新建镍铬生铁高炉严格按炼铁项目进行管理;④铁合金高炉必须生产铁合金;⑤各地区要举一反三,关注其它行业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苗头性、倾向性问题。 |
2006年3月 | 《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产能过剩行业结构调整的通知》 | 要求各地政府、各部门加强对产能过剩及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宏观调控,严格控制新上项目,依法关闭一批破坏资源、污染环境和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小企业,分期分批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对淘汰的生产设备进行废毁处理。 |
【冶金设备生产厂家竞争分析】
冶金专用设备制造业的竞争关键体现在技术的竞争,国际上最先进的冶金设备制造商是处于技术领先地位的拥有工程总包能力的公司,如西门子奥钢联、西马克集团。
在中国钢铁行业建设初期,大型冶金设备建设项目基本由国外数家大型公司包揽,国外公司承担项目技术总负责,国内企业只能承担部分分包,产值很低。进入21世纪后,国内冶金装备制造业技术水平提升迅速,机、电、液专业配套能力得到快速发展,使得国内企业自主成套能力大大增强,逐渐部分替代了进口。
冶金装备行业属于资金、技术、劳动密集型,产品大部分是单件小批量制造,制造周期长,占用资金量大,由此形成了重型机械行业中由大型企业主导的格局。
中国的重型机械行业在形成之初是政府计划引导的模式,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开始运行,由此形成了由国有大型企业主导的竞争格局。大连重工·起重集团、中国一重、中国二重等几家大型国有企业占据了国内三分之一的市场份额。